斟字的意思和解釋
斟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659F CJK 基本漢字
斟字概述
〔斟〕字拚音是(zhē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斟〕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甚鬥)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斟〕字倉頡碼是TVYJ,五筆是ADWF06 DWNF98 ADWF86 ,四角碼是4470.0。
〔斟〕字統一碼UNICODE是U+659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015,UTF8:E6969F。
〔斟〕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斟的意思
斟 zhēn ㄓㄣ
基本解釋
①往杯盞裏倒飲料。~茶。~酒。
②古代指精羹汁。廚人進~。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鬥,甚聲。本義:用勺子舀取。
2.同本義。
斟,勺也。 《說文》斟,酌也。 《廣雅》孔子窮乎 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嚐粒。 《呂氏春秋》太行何艱哉,北鬥不可斟。 唐 · 顧況《遊子吟》其禦羊斟不與。 《左傳 · 宣公二年》羊羹不斟,而宋國危。 《淮南子 · 鏐稱》
ladle;
3.用壺倒酒或茶水。
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唐 · 李白《悲歌行》
斟酒;斟一杯水;斟瀉(傾注);斟茶;給她斟一杯酒。
pour;
4.考慮,考慮好壞,比較長短。
斟量功伐。 《顏氏家訓 · 省事》
斟酌損益(仔細考慮,反複商討,以決定增減、興革);斟勺(考慮,吸取);斟裁(斟酌決定);斟量(酌量;估量)
consider;
名詞
1.湯汁,羹汁。
斟,汁也。 《方言三》廚人進斟,因反鬥以擊代王,殺之。 《史記 · 張儀列傳》
soup;
2.古國名 。相傳為夏同姓諸侯之國。
Zhen state;
斟的國語辭典解釋
斟 zhēn ㄓㄣ
詳細解釋
動
1.注入、添加。
唐 · 李白《悲歌行》:“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斟酒、斟茶。
2.滴。
宋 · 範成大《宜齋雨中》詩:“映竹千絲舞,垂簷一線斟。”
3.審度、考慮。參見“斟酌”條。
4.姓。如漢代有斟尚。
名
◎飲料、汁液。
《史記 · 卷七〇 · 張儀傳》:“於是酒酣樂,進熱啜,廚人進斟,因反鬥以擊代王,殺之,王腦塗地。”
斟的兩岸詞典解釋
斟字的翻譯
to pour wine or tea into a cup; to gauge
überlegen , einschenken, gießen
verser
シン く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