椏字的意思和解釋

ě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90F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8 畫

左右結構

123412155121

yā,ě

aa1

4191.7

U+690F

E6A48F

DMLM

SGFG

椏字概述

〔椏〕字拚音是(yā,ě),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椏〕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亞)組成。

〔椏〕字倉頡碼是DMLM,五筆是SGFG,四角碼是4191.7

〔椏〕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0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895,UTF8:E6A48F

椏的意思

yā ㄧㄚ

基本解釋

草木的分枝。

掩,閉。

木名。

詳細解釋

名詞

成叉狀的樹枝。

,木杈。 《玉篇》江東言樹枝爲杈也。 《廣韻》引方言

椏杈(樹木分枝處);椏枝

fork(of a tree);

ě ㄟˇ

基本解釋

〔㰁椏〕見“”。

椏的國語辭典解釋

yā ㄧㄚ

詳細解釋

分歧而出的樹枝。

唐 · 皮日休《寂上人院聯句》:“經笥安岩匼,琤嫕掛樹椏。”

枝椏。

椏的兩岸詞典解釋

yā ㄧㄚ

詳細解釋

樹木分枝的地方。同“”。

枝椏、椏杈。

yā ㄧㄚ

詳細解釋

1.用於地名。椏溪鎮,鎮名,在江蘇。

2.姓。

椏字的翻譯

the forking branch of a tree

fourche

ア ま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