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9B7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4532411121

kok3

4491.4

U+69B7

E6A6B7

DOBG

SPWY

榷字概述

〔榷〕字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榷〕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隺)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榷〕字倉頡碼是DOBG,五筆是SPWY,四角碼是4491.4

〔榷〕字統一碼UNICODE是U+69B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063,UTF8:E6A6B7

〔榷〕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榷的意思

què ㄑㄩㄝˋ

基本解釋

渡水的橫木。

專賣。~貨。~場(征收專賣稅的交易場所)。~稅(專賣業的稅)。

商討。商~。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寉( hè )聲。本義:獨木橋。

2.同本義。

,水橫木,所以渡者也。 《說文》。按:兩頭聚石,以木橫架之,故亦名石杠。”,獨梁也。 《廣雅 · 釋室》獨木之橋曰 《初學記》

single-plank bridge;

3.稅。

其擅加雜,率一切宜停。 《文獻通考》

tax;

動詞

1.專營,專賣。

酒酤。 《漢書 · 武帝紀》自以為國家興筦之利。 《漢書 · 車千秋傳》。注:“榷,謂專其利使入官也。”

榷茶(由官方專賣茶葉,以獨占其利);榷貨(由官方專賣貨物而享專利);榷酤(由官方專利賣酒);榷鹽(由官方專賣食鹽)

monopolize;

2.征收;征稅 。

榷收(征收);榷政(征稅的事務);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榷算(征收算賦);榷稅(征稅);榷課(國家專利稅)

levy(tax);

3.商討,研究 。

榷略(研討);榷揚(研討);榷論(商討辯論)

discuss;

形容詞

通“”。真實 樂天知命,榷乎其不可拔也。——《玄儒先生婁壽碑》

true; authentic;

榷的國語辭典解釋

què ㄑㄩㄝˋ

詳細解釋

1.獨木橋。

《說文解字 · 木部》:“榷,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也。”

2.賦稅、稅收。

元 · 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征榷之途有二:一曰山澤茶鹽坑冶是也;二曰關市酒酤征商是也。”

1.專賣、專營。

《漢書 · 卷六十四下 · 賈捐之傳》:“孝武帝造鹽鐵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猶不能足。”宋 · 沈括《夢溪筆談 · 卷一一 · 官政一》:“聽民間賈販,唯收稅錢,不許官榷。”

榷酒、榷茶。

2.商量、研討。

唐 · 劉知幾《史通 · 卷三 · 書誌》:“榷而為論,未見其宜。”

商榷。

榷的兩岸詞典解釋

què ㄑㄩㄝˋ

詳細解釋

1.《書》商討;研究。

商榷、榷論。

2.《書》專賣;專營。

榷鹽、榷酒、榷利。

榷字的翻譯

footbridge; toll, levy; monopoly

Laufsteg, Fußgängerbrücke (S)

pont, taxe

カク コウ キ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