檑字的意思和解釋

léi lèi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6A91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7 畫

13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1452444425121

léi,lèi

leoi4

4196.2

U+6A91

E6AA91

DMBW

SFLG

檑字概述

〔檑〕字拚音是(léi,lè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檑〕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雷)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檑〕字倉頡碼是DMBW,五筆是SFLG,四角碼是4196.2

〔檑〕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9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281,UTF8:E6AA91

〔檑〕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檑的意思

léi ㄌㄟˊ

基本解釋

古代作戰的武器,即從高處推下的大塊滾木、滾石。~木。~棍。

lèi ㄌㄟˋ

詳細解釋

名詞

滾木,古代守城用的大圓木頭,從城上推下打擊攻城的人 立戰棚,具炮檑,造器備。——《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檑,檑木也。自城上下之以壓敵。”

wooden beams used against enemy attack;

檑的國語辭典解釋

léi ㄌㄟˊ

詳細解釋

古代用於防衛的一種圓柱形大木頭,作戰時從高處推下攻擊敵人,俗稱為“滾木”。

《資治通鑒 · 卷二五二 · 唐紀六十八 · 懿宗鹹通十一年》:“立戰棚,具砲檑,造器備。”元 · 胡三省 · 注:“檑,檑木也。自城上下之以壓敵。”

檑的兩岸詞典解釋

léi ㄌㄟˊ

詳細解釋

古代作戰時為阻止敵人進攻,從高處推下的大段圓木。

檑木。

檑字的翻譯

logs rolled down to defend a city

grosses bûches lachées d'une hauteur pour repousser l'assaillant

ライ 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