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字的意思和解釋

niè

⽊部 共20畫 上下結構 U+6AF1 CJK 基本漢字

⽊ 部

20 畫

16 畫

上下結構

52332515141431121234

niè

jit6

4490.4

U+6AF1

E6ABB1

UJD

BTWS06 BTTS98 BTWS86

櫱字概述

〔櫱〕字拚音是(ni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0畫

〔櫱〕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辥木)組成。

〔櫱〕字倉頡碼是UJD,五筆是BTWS06 BTTS98 BTWS86 ,四角碼是4490.4

〔櫱〕字統一碼UNICODE是U+6AF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377,UTF8:E6ABB1

櫱的意思

niè ㄋㄧㄝˋ

基本解釋

同“”。樹木砍去後重生的枝條。後泛指事物始生。《廣雅•釋詁一》:“櫱,始也。”

同“𧕏(蠥)”。禽獸蟲蝗之怪。《集韻•𧀼韻》:“𧕏,《説文》:‘衣服謌謡艸木之怪謂之䄏,禽獸蟲蝗之怪謂之𧕏。’或作櫱。”

通“”。罪惡;災殃。《廣雅•釋詁三》:“櫱,辠(罪)也。”

櫱的國語辭典解釋

niè ㄋㄧㄝˋ

詳細解釋

1.樹木砍伐後長出的新芽。

《書經 · 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蘖。”《國語 · 魯語上》:“山不槎蘖,澤不伐夭。”

2.泛指枝幹新長的枝芽。

《孟子 · 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蘖之生焉。”

櫱的兩岸詞典解釋

niè ㄋㄧㄝˋ

詳細解釋

1.《書》樹木砍伐後重出的新芽;後泛指近根處新長的枝芽。

若顛木之有由蘖(《書經‧盤庚上》)、山不槎蘖,澤不伐夭(《國語‧魯語上》)。

2.姓。

櫱字的翻譯

stump, sprout

Spross, Keim (S, Bio)

talle

ゲツ ガツ ゲチ ガチ ひこば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