歍字的意思和解釋

yāng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B4D CJK 基本漢字

⽋ 部

14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32511544443534

wū,yāng

wu1

2738.2

U+6B4D

E6AD8D

HFNO

WNGW06 QOQW98 WNGW86

𰙋

歍字概述

〔歍〕字拚音是(wū,y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歍〕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烏欠)組成。

〔歍〕字倉頡碼是HFNO,五筆是WNGW06 QOQW98 WNGW86 ,四角碼是2738.2

〔歍〕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4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469,UTF8:E6AD8D

歍的意思

wū ㄨ

基本解釋

惡心;嘔吐:“共工之臣名曰相繇,……其所~所尼,即為源澤。”

古同“~唈(嗚咽)。

歍的國語辭典解釋

wū ㄨ

詳細解釋

嘔吐。

《說文解字 · 欠部》:“歍,心有所惡,若吐也。”《山海經 · 大荒北經》:“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

歍的兩岸詞典解釋

wū ㄨ

詳細解釋

《書》嘔吐。

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山海經‧大荒北經》)。

歍字的翻譯

オ ウ オウ は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