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字的意思和解釋
汜
⺡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6C5C CJK 基本漢字
汜字概述
〔汜〕字拚音是(s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汜〕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巳)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汜〕字倉頡碼是ERU,五筆是INN,四角碼是3711.7。
〔汜〕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5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40,UTF8:E6B19C。
〔汜〕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汜的意思
汜 sì ㄙˋ
基本解釋
①水決後又流入。
②〔~水〕水名,在中國河南省。
③不流通的小溝渠。
詳細解釋
名詞
1.由幹流分出又匯合到幹流的水。
汜,水別複入水也。從水,巳聲。 《說文》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 《詩 · 召南 · 江有汜》
winding catchment;
2.不流通的水溝。
窮瀆,汜。 《爾雅 · 釋丘》。郭璞注:“水無所通者。”
ditch of stagnant water;
3.水名 。源出河南省方山,在滎陽縣境注入黃河。
汜水,源出方山。 《讀史方輿紀要》
Si river;
4.水邊。
出自湯穀,次於 蒙汜。 《楚辭》
bank;
汜的國語辭典解釋
汜 sì ㄙˋ
詳細解釋
名
1.複回主流的支流。
《爾雅 · 釋水》:“水決之澤為汧,決複入為汜。”晉 · 郭璞 · 注:“水出去複還。”
2.不流通的水。
《爾雅 · 釋丘》:“窮瀆,汜。”晉 · 郭璞 · 注:“水無所通者。”
3.水涯、水邊。
《楚辭 · 屈原 · 天問》:“出自湯穀,次於蒙汜。”漢 · 王逸 · 注:“汜,水涯也。”
4.參見“汜水”條。
汜的兩岸詞典解釋
汜字的翻譯
a stream which leaves the main branch then later returns
Si (Eig, Fam)
ruisseau qui revient après ramification
シ ジ 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