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í tuó chè

⺡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6C60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6 畫

3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525

chí,tuó,chè

ci4

3411.2

U+6C60

E6B1A0

EPD

IBN

池字概述

〔池〕字拚音是(chí,tuó,ch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也)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池〕字倉頡碼是EPD,五筆是IBN,四角碼是3411.2

〔池〕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6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44,UTF8:E6B1A0

〔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池的意思

chí ㄔˊ

基本解釋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魚之殃(喻因牽連而受到的災禍。亦稱“池魚之禍”)。

湖。~鹽(從鹹水湖采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

像水池的。浴~。花~。樂( yuè )~。舞~。

護城河。城~。金城湯~。

舊時指劇場中正廳前部。~座。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水,也聲。本義:水停積處。

2.水塘。

,停水曰 《廣韻》穿地畜水,圓者曰,方者曰塘。 《中文大辭典》之竭矣。 《詩 · 大雅 · 召》或飲於 《詩 · 小雅 · 無羊》毋漉陂 《禮記 · 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掌溝瀆澮之禁。 《周禮 · 雍氏》。注:“謂陂障之水道也。”囿有林 《國語 · 周語》有良田美桑竹之屬。 晉 · 陶淵明《桃花源記》鳥宿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 · 賈島《題李凝幽居》

遊泳池;池苑(池林園。有池水與林木的地方);池閣(位於池畔的樓閣)

pool; pond;

3.護城河 。城堡或其他築壘地方圍牆外麵深而寬的壕溝,通常注滿水。

城郭溝以為固。 《禮記 · 禮運》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 《孟子 · 公孫醜下》無水曰隍,有水曰 《易 · 泰虞》注百步。 《漢書 · 食貨誌》自胡馬窺江去後,廢喬木,猶厭言兵。 宋 · 薑夔《揚州慢》

池隍(古代掘土築城,城下之地,有水稱池,無水稱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塹(護城河)

moat;

4.某些四周圍起象水池形狀的處所。

節方圓以定形,鍛金鐵而為 傅玄《硯賦》

花池;舞池;池子(劇場正廳的座席);樂池。

floor;

5.衣被等物的緣飾。

者,緣飾之名,今所謂被是也。 《匡繆正誤》

池氈(有邊緣綴飾的一種毛氈)

trim;

6.姓。

池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í ㄔˊ

詳細解釋

1.古代的護城河。

《左傳 · 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禮記 · 禮運》:“城郭溝池以為固。”

2.可儲存水的凹地。

水池、遊泳池、硯池。

3.低淺如池的平地。

舞池。

4.姓。如秦代有池子華。

池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í ㄔˊ

詳細解釋

1.水塘;蓄水的設施。

池沼、水池、遊泳池。

2.《書》護城河。

城池、東門之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3.指某些四周高中間低,像池一樣的地方或設施。

硯池、舞池、花池、池座。

4.姓。

池字的翻譯

pool, pond; moat; cistern

Teich (S)​, Bassin , Becken

bassin, étang

チ タ ダ テツ デチ い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