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C69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7 畫

4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2511

gǔ,yù,hú

gwat1

3610.0

U+6C69

E6B1A9

EA

IJG

汩字概述

〔汩〕字拚音是(gǔ,yù,h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汩〕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曰)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汩〕字倉頡碼是EA,五筆是IJG,四角碼是3610.0

〔汩〕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6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53,UTF8:E6B1A9

〔汩〕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汩的意思

gǔ ㄍㄨˇ

基本解釋

水流的樣子。~流(急流)。~~(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

治理,疏通。決~九川。

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時序”。

湧出的泉水。

沉沒( mò )~沒( mò )。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水,曰( yuè )聲。本義:治水,疏通。

2.同本義。

,治水也。 《說文》九川。 《國語 · 周語》不住鴻,師何以尚之? 《楚辭 · 屈原 · 天問》

汩鴻(治理洪水);汩越(治理)

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s;

3.發咯咯聲 ,發出一種近似液體流動的聲音。

崩雲霄雨,瀝瀝汩汩

gurgle;

動詞

1.弄亂;擾亂。

我聞在昔,鯀洪水,陳其五行。 《書 · 洪範》俱出。 《莊子 · 達生》

汩亂(擾亂,混亂);汩湮(惑亂湮滅);汩陳(錯亂陳列);汩和(擾亂和氣);汩泥(攪渾泥沙)

disorder;

2.沉迷 。

汩溺(沉迷;迷惑);汩喪(淪喪);汩振(淪落;沒落)

indulge; wallow;

3.淹沒;湮滅。

羲和,羲和,汝奚沒於荒淫之波? 李白《日出入行》

汩滅(形跡、印象等消滅;磨滅);汩漱(淹沒衝刷);汩暗(湮沒不明)

submerge; flood;

象聲詞

1.汩都都(水流聲);汩碌碌(象聲詞。多形容轉動聲)

2.另見 yù。

yù ㄩˋ

基本解釋

迅疾的樣子。悲風~起。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疾行。

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楚辭》。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汩汩(水急流的樣子);汩徂(疾行);汩話(水疾流的樣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湧的樣子)

rapid;

2.另見 gǔ。

汩的國語辭典解釋

gǔ ㄍㄨˇ

詳細解釋

1.亂。

《抱樸子 · 外篇 · 用刑》:“夫法不立,則庶事汩矣。”宋 · 王安石《送潮州呂使君》詩:“有若大顛者,高材能動人。亦勿與為禮,聽之汩彝倫。”

2.埋沒、消滅。

唐 · 韓愈《雜說》:“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穀。”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一〇上 · 滇遊日記十二》:“自橋為水汩,乃取道翁溪。”

水急流的樣子。

《楚辭 · 屈原 · 九章 · 懷沙》:“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yù ㄩˋ

詳細解釋

1.急速。

《楚辭 · 屈原 · 離騷》:“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2.潔淨。

《文選 · 王延壽 · 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𪹳坤。”

汩的兩岸詞典解釋

gǔ ㄍㄨˇ

詳細解釋

1.參見【汩汩】。

2.姓。

yù ㄩˋ

詳細解釋

1.《書》急速。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楚辭‧屈原‧離騷》)。

2.《書》光潔。

汩磑磑以璀璨(《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汩字的翻譯

run swiftly

- , bestürzt, irritiert (Adj)

confus, éteint

イツ コ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