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字的意思和解釋
沁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6C81 CJK 基本漢字
沁字概述
〔沁〕字拚音是(qì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沁〕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心)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沁〕字倉頡碼是EP,五筆是INY,四角碼是3310.0。
〔沁〕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8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777,UTF8:E6B281。
〔沁〕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沁的意思
沁 qìn ㄑㄧㄣˋ
基本解釋
①滲入;浸潤。~潤。~人心脾。
②汲水:“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
③頭向下垂。~著頭。
④納入水中。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水,心聲。本義:沁水。
2.同本義。
沁水,出 上黨穀遠羊頭山,東南入河。 《說文》
Qin River;
3.即出今山西省沁源縣東北綿山東穀,南流至河南省武陟縣南入黃河。
4.縣名 。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Qin county;
動詞
1.滲入;透出 。
沁綠(透出綠色);沁溢(滲透漫溢)
ooze; permeate;
2.吸水。
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唐 · 韓愈 孟郊《同宿聯句》
seep absorb(water);
沁的國語辭典解釋
沁 qìn ㄑㄧㄣˋ
詳細解釋
動
1.滲入、滲進。
唐 · 孫欣《奉試冷井詩》:“仙闈井初鑿,靈液沁成泉。”
沁骨、沁入心脾。
2.汲水。
唐 · 韓愈、孟郊《同宿聯句》:“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名
◎河川名。源出於大陸地區山西省沁源縣北,東南流至河南省武涉縣折南注入黃河。
沁的兩岸詞典解釋
沁字的翻譯
soak into, seep in, percolate
sickern; hindurchsickern; herabtropfen (V), Qin (Name eines Flusses) (Eig, Geo)
suinter, imbiber
シン しみ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