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6CE3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5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41431

qì,lì,sè

jap1

3011.8

U+6CE3

E6B3A3

EYT

IUG

泣字概述

〔泣〕字拚音是(qì,lì,s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泣〕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立)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泣〕字倉頡碼是EYT,五筆是IUG,四角碼是3011.8

〔泣〕字統一碼UNICODE是U+6CE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875,UTF8:E6B3A3

〔泣〕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泣的意思

qì ㄑㄧˋ

基本解釋

小聲哭。~訴(哭著控訴)。抽~。哭~。涕~。

眼淚。飲~。~下如雨。~血(a.流眼淚沒有聲,像出血那樣;b.指在喪事期)。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水,立聲。本義:無聲或低聲地哭。

2.同本義。

持其踵為之 《戰國策 · 趙策》如聞幽咽。 唐 · 杜甫《石壕吏》詩連拜且 宋 · 王讜《唐語林 · 雅量》太監別。 明 ·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泣勵(哭著激勵);泣詈(邊哭邊罵);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泣血(無聲痛哭,淚如血湧);泣別(流淚告別)

weep; sob;

3.哭 。

泣歧(見歧路有所感傷而哭泣);泣荊(因遺失荊釵而哭泣。比喻留戀舊物,顧念舊情)

cry; weep;

名詞

眼淚 泣下沾衿。——《漢書·李廣蘇建傳》座中泣下誰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泣下沾襟。——宋· 歐陽修《伶官傳(序)》因泣下。——清· 張廷玉《明史》泣涕(泣淚。眼淚);飲泣(含忍眼淚,形容極其悲痛)

tear;

泣的國語辭典解釋

qì ㄑㄧˋ

詳細解釋

隻掉眼淚而不出聲的哭,或指低聲的哭。

《史記 · 卷七七 · 魏公子傳》:“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宋 · 陸遊《夜泊水村》詩:“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泣血、泣不成聲。

眼淚。

《史記 · 卷七 · 項羽本紀》:“項王泣數行下。”

暗自飲泣、泣下如雨。

泣的兩岸詞典解釋

qì ㄑㄧˋ

詳細解釋

1.無聲有淚地哭;小聲地哭。

泣不成聲、向隅而泣、如泣如訴。

2.眼淚。

飲泣、泣盡血幹。

3.台⃝姓。

泣字的翻譯

cry, sob, weep

schluchzen

pleurer, sangloter

キュウ コウ リュウ シュウ なく なみだ な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