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字的意思和解釋
涉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D89 CJK 基本漢字
涉字概述
〔涉〕字拚音是(shè,di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涉〕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步)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涉〕字倉頡碼是EYLH,五筆是IHHT06 IHHT98 IHIT86 ,四角碼是3112.9。
〔涉〕字統一碼UNICODE是U+6D8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041,UTF8:E6B689。
〔涉〕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涉的意思
涉 shè ㄕㄜˋ
基本解釋
①步行過水。~渡。~江。跋~。
②到,經曆。~世(經曆世事)。~曆。~險。~足。
③牽連,關連。~及。~嫌。~外(涉及與外國關係的)。交~。牽~。~獵。
④動,著( zhuó )~筆。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間是水,兩邊兩隻腳,象涉水之形。本義:趟水過河。
2.同本義。
涉,徒行濿水也。 《說文》馮河,徒涉也。 《爾雅》。注:“無舟而渡水曰徒涉。”繇膝以上為涉。 《釋水》過度謂之涉濟。 《方言七》送子涉淇。 《詩 · 衛風 · 氓》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 《呂氏春秋 · 察今》
涉水登山(涉渡溪水並攀登山嶺);涉淺(徒步趟過淺水);涉厲(涉水。厲,連衣涉水);跋山涉水
wade; ford;
3.泛指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呂氏春秋 · 察今》晉師己亥涉河也。 《察傳》
涉人(船夫);涉江(渡河,過河)
cross(a river);
4.經曆,經過。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明 · 劉基《賣柑者言》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宋 · 蘇軾《教戰守》
涉難(經曆艱難);涉旬(經過十天);涉手(經手);涉月(經月);涉朔(經月);涉閱(經曆)
experience; go through;
5.牽涉,涉及,關連。
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宋書 · 劉穆之傳》
涉疑(有跟某件事情發生牽連的嫌疑);涉虛(假話;空話)
involve;
6.跋涉。
吾聞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 清 · 和邦額《夜譚隨錄》
trudge;
7.行走。
故鄉路遙遠,川陸不可涉。 南朝宋 · 謝靈運《登上戎石鼓山》
walk;
8.至,到。
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資治通鑒》
arrive;
9.遊玩,遊覽。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晉 · 陶潛《歸去來兮辭》
stroll about;
10.上路,登程 。
涉道(登程);涉遠(走遠路);涉履(踩踏,行走)
journey;
11.入,進入。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左傳 · 僖公四年》
涉秋(進入秋天);涉足
enter;
12.涉獵。指閱讀學習。
博涉書記。 《後漢書 · 仲長統傳》
涉目(過目,看過);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獵,瀏覽)
read; smatter;
13.處置;處理 。
涉事(接物處事);涉兒(伎藝人中專替人幫閑幹雜事者);涉俗(處理世俗事務)
handle;
14.通“喋”。便語,喋喋。
朱鮪涉血於 友於。 丘遲《與陳伯之書》
bloodshed;
名詞
1.渡口。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詩 · 邶風 · 氓》
ferry;
2.姓。
涉的國語辭典解釋
涉 shè ㄕㄜˋ
詳細解釋
動
1.徒步渡水。
宋 · 陸遊《秋郊有懷》詩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淺可涉。”
跋山涉水。
2.乘船渡水。
《詩經 · 邶風 · 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 · 韓愈《閔已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3.經曆。
《管子 · 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涉險、涉世未深。
4.牽連、相關。
《南史 · 卷一五 · 劉穆之傳》:“目覽詞訟,手答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牽涉、涉嫌。
5.進入、陷入。
《左傳 · 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涉足。
6.泛讀、博覽。
宋 · 王安石《祭韓欽聖學士文》:“紛百家兮並涉,超獨懷兮道德。”
涉獵群書。
名
◎姓。如宋代有涉緯。
涉的兩岸詞典解釋
涉字的翻譯
ford stream, wade across
Wichtigkeit (S), durchmachen, erleben (V), involvieren, einschließen (V), waten, durchwaten, ein Gewässer überqueren, übersetzen (V), She (Eig, Fam)
traverser, passer par, concerner
ショウ ジョウ チョウ わた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