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字的意思和解釋
淅
⺡部 共11畫 左中右結構 U+6DC5 CJK 基本漢字
淅字概述
〔淅〕字拚音是(x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淅〕字結構是左中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析)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淅〕字倉頡碼是EDHL,五筆是ISRH,四角碼是3212.1。
〔淅〕字統一碼UNICODE是U+6DC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101,UTF8:E6B785。
〔淅〕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淅的意思
淅 xī ㄒㄧ
基本解釋
①〔~~〕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雨聲,如“秋風~~吹我衣”。
②〔~瀝〕象聲詞,形容雨雪聲,落葉聲,風聲,如“霰~~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疊用作“淅淅瀝瀝”,如“~~~~下起雨來”。
③淘米:“百姓開門而待之~,~米而儲之,唯恐其不來也”。
詳細解釋
動詞
◎(形聲。從水,析聲。本義:淘 [米] ,以水洗 [米]) 同本義。
淅,灑米也。 《說文》淅,灑也。 《廣雅》淅米而儲之。 《淮南子 · 兵略》祝淅米於堂。 《儀禮 · 士喪禮》矛頭淅米劍頭炊。 《晉書》
淅米(淘米);淅玉(淘淨的米);淅二泔(第二道淘米水);淅箕(竹過濾器)
wash(rice);
名詞
1.淘過的米,洗後控去水的米。
孔子之去 齊,接淅而行。 《孟子 · 萬章下》
rice;
2.象聲詞。多形容風雨聲。寒涼 。
淅冽冽(淅淅零零,淅淅蕭蕭,淅瑟,淅剌剌。風聲);淅零淅留(淅淅瀝瀝,淅零零。雨聲);淅然(寒冷)
rustle; cold;
3.水名 。一名析水,通稱淅水,又稱“淅川”、“淅河”。發源於河南省盧氏縣,至漸川縣雙河鎮附近入丹江。
Xi River;
淅的國語辭典解釋
淅 xī ㄒㄧ
詳細解釋
動
◎淘米。
《說文解字 · 水部》:“淅,汏米也。”《儀禮 · 士喪禮》:“淅米於堂。”
名
◎洗過的米。
《孟子 · 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漢 · 趙岐 · 注:“淅,漬米也。”
淅的兩岸詞典解釋
淅 xī ㄒㄧ
詳細解釋
1.《書》淘(米)。
秋水淅紅粒(唐‧白居易《初下漢江舟中作寄兩省給舍詩》)。
2.《書》淘過的米。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孟子‧萬章下》)。
3.擬聲詞。模擬風、雨等吹落的聲音。
淅淅、淅瀝。
4.姓。
淅字的翻譯
water used wash rice; to wash rice
rein waschen (V), reinigen (V), Xi (Flussname) (Eig, Geo), (English: sleet etc.) , klar , rein , Reis waschen , = xi1
(onom.) bruit de la pluie
セキ シャク と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