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字的意思和解釋
渺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E3A CJK 基本漢字
渺字概述
〔渺〕字拚音是(miǎ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眇)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渺〕字倉頡碼是EBUH,五筆是IHIT,四角碼是3912.0。
〔渺〕字統一碼UNICODE是U+6E3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218,UTF8:E6B8BA。
〔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渺的意思
渺 miǎo ㄇㄧㄠˇ
基本解釋
①微小。~小。~不足道。
②水勢遼遠。浩~。~邈。~~。~然。
③茫茫然,看不清楚。~茫。~無人跡。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水,眇( miǎo )聲。本義:水麵遼闊。
2.同本義。
四際渺彌。 宋 · 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浩渺(形容水麵遼闊);渺冥(渺遠);渺彌(水流曠遠的樣子);渺漭(水勢遼闊的樣子);渺綿(水流不斷的樣子)
(of an expanse of water)vast;
3.遙遠;邈遠;渺茫。
渺渺兮餘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蘇軾《前赤壁賦》
渺茫(遼闊的樣子;模糊不清;虛妄無憑;難以預期;沒有把握;空虛);渺莽(煙波遼闊無際的樣子);渺無人煙(一片渺茫,沒有人家);渺漠(廣漠無際)
remote; vague;
4.微小;藐小。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蘇軾《前赤壁賦》
small; insignificant;
5.又如∶渺無影響(沒有一點兒蹤影);渺小(藐小;微小);渺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談)
渺的國語辭典解釋
渺 miǎo ㄇㄧㄠˇ
詳細解釋
形
◎微小、細小。
微渺、渺小。
副
◎模糊不清,難以預期掌握的。
渺若煙雲、音信渺茫。
動
1.動蕩、飄流。
唐 · 吳融《情》詩:“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宋 · 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2.消逝。
《聊齋誌異 · 卷七 · 甄後》:“入室,則女已渺,呼嫗問之,嫗亦不知所去。”
仙人已渺。
渺的兩岸詞典解釋
渺字的翻譯
endlessly long, boundless, vast
entfernt, fern
vague, insignifiant, infime, minime
ビョウ ミ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