潠字的意思和解釋

xùn sùn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6F60 CJK 基本漢字

⺡ 部

15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441515515122134

xùn,sùn

seon3

3718.1

U+6F60

E6BDA0

ERUC

INNW

潠字概述

〔潠〕字拚音是(xùn,sù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巽)組成。

〔潠〕字倉頡碼是ERUC,五筆是INNW,四角碼是3718.1

〔潠〕字統一碼UNICODE是U+6F6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512,UTF8:E6BDA0

潠的意思

xùn ㄒㄩㄣˋ

基本解釋

噴出。《説文新附•水部》:“潠,含水噴也。”

水湧出。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五、卷二十引《通俗文》曰:“水湓曰潠。”

刷洗。《六書故•地理三》:“𣹎(潠),刷洗也。”

sùn ㄙㄨㄣˋ

詳細解釋

動詞

1.口中噴出水或液狀物;噴。

憲在位,忽回向東北,含酒三 《後漢書 · 郭憲傳》

潠灑(噴灑)

spurt;

2.另見 xùn。

潠的國語辭典解釋

sùn ㄙㄨㄣˋ

詳細解釋

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後漢書 · 卷八二 · 方術傳上 · 郭憲傳》:“憲在位,忽回向東北,含酒三潠。”唐 · 李賀《畫角東城》詩:“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

xùn ㄒㄩㄣˋ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潠的兩岸詞典解釋

xùn ㄒㄩㄣˋ

詳細解釋

《書》用口噴出。

憲在位,忽回向東北,含酒三潠(《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上‧郭憲傳》)、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唐‧李賀《畫角東城詩》)。

潠字的翻譯

to blow out; to puff out

jaillir de la bouche

ソン セ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