潵字的意思和解釋

sàn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6F75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5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122125113134

sǎ,sàn

saat3

3814.0

U+6F75

E6BDB5

ETBK

IAET

潵字概述

〔潵〕字拚音是(sǎ,s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潵〕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散)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潵〕字倉頡碼是ETBK,五筆是IAET,四角碼是3814.0

〔潵〕字統一碼UNICODE是U+6F7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533,UTF8:E6BDB5

〔潵〕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潵的意思

sàn ㄙㄢˋ

基本解釋

水散開。

sǎ ㄙㄚˇ

基本解釋

〔~河〕水名,在中國河北省。

古通“”(a.散布;b.散落)。

詳細解釋

名詞

古水名 。在今河北遷安縣境內。其北尚有地名潵河橋。

Sa River;

動詞

散落,灑 。

潵骨池(舊時火化場裏供潵骨灰的池子)

spill;

潵字的翻譯

a place in Hebei

サ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