灂字的意思和解釋

zhuó jiào

⺡部 共20畫 左右結構 U+7042 CJK 基本漢字

⺡ 部

20 畫

17 畫

左右結構

44134432522151154124

zhuó,zé,jiào

zok6

3214.6

U+7042

E78182

EBWI

IELF

𠘣

灂字概述

〔灂〕字拚音是(zhuó,zé,ji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0畫

〔灂〕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爵)組成。

〔灂〕字倉頡碼是EBWI,五筆是IELF,四角碼是3214.6

〔灂〕字統一碼UNICODE是U+704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738,UTF8:E78182

灂的意思

zhuó ㄓㄨㄛˊ

基本解釋

〔~~〕象聲詞,雨聲或水聲,如“霰雨~~。”

jiào ㄐㄧㄠˋ

基本解釋

用漆塗合。

眼睛昏蒙:“有鳥焉…食之不~。”

zé ㄗㄜˊ

基本解釋

〔瀺~〕見“”。

灂的國語辭典解釋

zhuó ㄓㄨㄛˊ

詳細解釋

1.形容下雨的聲音。

唐 · 貫林《酷吏詞》:“霰雨灂灂,風吼如𣃁。”

2.形容波浪激蕩的聲音。

《文選 · 郭璞 · 江賦》:“砯岩鼓作,漰湱澩灂。”

jiào ㄐㄧㄠˋ

詳細解釋

塗在車轅上的漆。《集韻 · 去聲 · 笑韻》:“灂,車轅漆也。”《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輈人》:“良輈環灂,自伏兔不至軌。”

灂的兩岸詞典解釋

zhuó ㄓㄨㄛˊ

詳細解釋

1.模擬下雨的聲音。

霰雨灂灂(唐‧貫林《酷吏詞》)。

2.模擬波浪激蕩的聲音。

砯岩鼓作,漰湱澩灂(《文選‧郭璞‧江賦》)。

jiào ㄐㄧㄠˋ

詳細解釋

《書》古代塗在車轅上的漆。

良輈環灂,自伏兔不至軌(《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輈人》)。

灂字的翻譯

サク ザク ジャク シ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