猳字的意思和解釋

jiā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7333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9 畫

左右結構

353512115154

jiā

gaa1

4724.7

U+7333

E78CB3

KHRYE

QTNC

猳字概述

〔猳〕字拚音是(jiā),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猳〕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叚)組成。

〔猳〕字倉頡碼是KHRYE,五筆是QTNC,四角碼是4724.7

〔猳〕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91,UTF8:E78CB3

猳的意思

jiā ㄐㄧㄚ

基本解釋

古同“”,公豬:“進承其頤,視如豚~。”

古書上說的一種猴類動物。

猳的國語辭典解釋

jiā ㄐㄧㄚ

詳細解釋

1.猴子一類的動物。

唐 · 段成式《酉陽雜俎 · 卷四 · 境異》:“南交猴,有子曰溪;北通玃猳,所育為傖。”

2.豬。

宋 · 蘇軾《朱亥墓誌》:“進承其頤,視如豚猳。”

猳的兩岸詞典解釋

jiā ㄐㄧㄚ

詳細解釋

1.《書》一種猴類動物。

南交猴,有子曰溪;北通玃猳,所育為傖(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境異》)。

2.《書》公豬;泛指豬。同“”。

進承其頤,視如豚猳(宋‧蘇軾《朱亥墓誌》)。

猳字的翻譯

カ 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