瘻字的意思和解釋

lòu

⽧部 共16畫 半包圍結構 U+763B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11 畫

半包圍結構

4134125112512531

lòu,lǘ

lau6

0014.4

U+763B

E798BB

KLWV

ULVD

瘻字概述

〔瘻〕字拚音是(lòu,lǘ),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瘻〕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婁)組成。

〔瘻〕字倉頡碼是KLWV,五筆是ULVD,四角碼是0014.4

〔瘻〕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3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267,UTF8:E798BB

瘻的意思

lòu ㄌㄡˋ

基本解釋

〔~管〕身體內因發生病變而向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灶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中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瘻的國語辭典解釋

lòu ㄌㄡˋ

詳細解釋

1.一種脖子腫大的症狀。

《說文解字 · 疒部》:“瘺,頸腫也。”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可 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2.常流膿水、不能收口的膿瘍。

肛瘺、痔瘺。

膨脹、腫脹。

《淮南子 · 說山》:“貍頭愈鼠,雞頭已瘺。”

lǘ ㄌㄩˊ

詳細解釋

參見“痀瘺”條。

瘻的兩岸詞典解釋

lòu ㄌㄡˋ

詳細解釋

1.《書》頸部腫大症,多因缺碘引起。

2.瘺管的本名。因先天發育異常、外傷、炎症、感染、或手術並發症等引起的異常通道,例如管腔髒器與體表或兩個管腔髒器之間的非正常通道。病灶內的分泌物可經由瘺管流出。也作“”。

3.中醫指深部組織或淋巴結因感染或發炎,造成膿或分泌物由管道向身體表麵流出或體內兩個腔室相通。

瘻字的翻譯

fistula, sore, ulcer, goiter

ulcère purulent

ロウ ル リュウ せむ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