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字的意思和解釋
登
⽨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767B CJK 基本漢字
登字概述
〔登〕字拚音是(dēng,d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登〕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癶豆)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登〕字倉頡碼是NOMRT,五筆是WGKU,四角碼是1210.8。
〔登〕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7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331,UTF8:E799BB。
〔登〕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登的意思
登 dēng ㄉㄥ
基本解釋
①上,升。~山。~車。~門。~天。~台。~場( chǎng )。~高。~攀。~臨。~科。~程。~堂入室。
②踩,踐踏,腳向下用力。~踏。踢~。
③記載。~記。~報。~載。
④穀物成熟。~歲(豐年)。五穀豐~。
⑤立刻。~時。“~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⑥進。~崇(進用推崇)。
⑦方言,穿。~上靴子。
詳細解釋
動詞
1.象形。本義:上車。
2.同本義。
登,上車也。 《說文》登,陞也。 《爾雅》登車則有光矣。 《禮記 · 玉藻》登軾而望之。 《左傳 · 莊公十年》
get on a car;
3.升,上,從下而上。
登席不由前。 《禮記 · 玉藻》。注:“升也。”欲釋階而登天兮。 《楚辭 · 惜誦》。注:“上也。”誕上登於岸。 《詩 · 大雅 · 皇矣》登斯樓也。 宋 · 範仲淹《嶽陽樓記》從人四五百,鬱鬱登郡門。 《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捷足先登;登寶(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
ascend; mount; scale;
4.進獻。
農乃登黍。 《呂氏春秋》
登隆(進上隆貴的);登儀(進獻禮物);登閑(進入馬廄);登薦(進獻)
offer;
5.增加。
皆登一焉。 《左傳 · 昭公三年》。注:“加也。”
登降(增減);登損(增減);登曜(增添光彩)
add;
6.成熟;豐收。
五穀不登,禽獸逼人。 《孟子 · 滕文公》風雨時節,五穀登熟。 《淮南子 · 覽冥》禾稼登熟。 《越絕書 · 紀吳王占夢》
登年(豐年);登秋(秋收);登衍(豐收);五穀豐登。
rippen;
7.登記;記載。
掌登萬民之數。 《周禮 · 秋官 · 司民》
登下(登記與削除);登紀(登記)
enter; record; register;
8.登天,指死 。
登仙(人死亡的婉辭;成仙人);登真(成仙。稱人死亡的婉辭)
die;
9.成,引申為定。
登是南邦。 《詩 · 大雅 · 崧高》登其夫家之眾寡。 《周禮 · 遂人》年穀不登。 《禮記 · 曲禮》蠶事既登。 《禮記 · 月令》不登於器。 《左傳 · 隱公五年》且不登叛人也。 《左傳 · 襄公元年》
become; success;
10.加封,升任 。
登建(進立,升封);登軸(進任要職)
confer(a title);
11.進用;選拔 。
登用(進用);登臣(進用官吏);登拔(選拔)
promote;
12.謂科舉考試中選。
登博學弘詞科。 歐陽修《新唐書》
登龍(登龍門。比喻科舉中試);登科發甲(考中進士為“登科”。發甲同登科);登鄉薦(考取鄉試)
enroll;
13.超過 。
登三(功德登於三王之上)
surpass;
14.踩;踏 。
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鋒履刃(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step on; tread;
15.蹲;呆。
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毛紙,走去登東。 《京本通俗小說 · 拗相公》
登東(解手。東:東圊,廁所);登坑(蹲茅坑)
squat on the heels;
16.穿。
(寶玉)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紅樓夢》
登雲履(法師做法術時穿的鞋);登上鞋。
put on; wear;
17.上路,登程。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唐 · 杜甫《石壕吏》
set out; start off on a journey;
名詞
◎古代祭器名。
卬盛於豆,於豆於登。 《詩 · 大雅 · 生民》
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sacrificial vessel;
形容詞
◎高。
不哀年之不登。 《國語 · 晉語》。注:“高也。”涉三皇之登閎。 《漢書 · 揚雄傳》
登閎(高遠,高大)
high;
副詞
◎即刻。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登時(馬上;立刻);登場(當場);登答(立刻答複)
at once;
登的國語辭典解釋
登 dēng ㄉㄥ
詳細解釋
動
1.上、升。由低處到高處。
《禮記 ·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宋 · 陳與義《臨江仙 · 憶昔午橋橋上飲》詞:“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登山、登峰造極、一步登天、捷足先登。
2.進用、提拔。
《管子 · 小匡》:“退而察問其鄉裏,以觀其所能,而無大過,登以為上卿之佐。”唐 ·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繼聖登夔皋。”
3.成熟。
《孟子 · 滕文公上》:“五穀不登,禽獸偪人。”宋 · 蘇軾《荔支歎》:“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饑寒為上瑞。”
4.記錄、刊載。
登記、登報、登帳、刊登。
5.科舉考試合格被錄取。
唐 · 鄭穀《贈劉神童》詩:“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新唐書 · 卷一六八 · 劉禹錫傳》:“登博學弘詞科,工文章。”
6.收取別人物品時的敬詞。
拜登厚賜。
7.北方方言。指穿。
《文明小史 · 第四九回》:“上麵套著棗紅鐵線紗夾馬褂,底下登著緞靴。”
腳登長筒靴。
名
◎姓。如三國時蜀國有登定。
登的兩岸詞典解釋
登字的翻譯
rise, mount, board, climb
( 用 腳 站 穩) auf den Füßen stehend verharren, feststehen (V), ( 用力 踏 ) etwas mit dem Fuß betätigen, treten (V), ( 由 低 處 走 到 高 處) in die Höhe gehen, nach oben steigen, besteigen, ersteigen (V), ( 穿 鞋 ) (Schuhe) anziehen 方 &gt (V), (記載) aufzeichnen, eintragen (V), ( 穀 物 登 場) ernten, die Ernte einbringen (V), ( 刊登 ) veröffentlichen, (in der Zeitung oder Zeitschrift) erschein, etwas abdrucken lassen (V), auflegen, ausgeben (V), aufnehmen, erfassen, eintragen (V), erklettern, besteigen, in die Höhe gehen (V), publizieren, verlegen, herausgeben, veröffentlichen (V)
grimper, publier, inscrire, noter, fouler, mettre (une chaussure)
トウ ト チョク チキ のぼ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