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óu tiáo diào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A20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3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123435121251

chóu,tiáo,diào

cau4

2792.0

U+7A20

E7A8A0

HDBGR

TMFK

稠字概述

〔稠〕字拚音是(chóu,tiáo,di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禾周)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稠〕字倉頡碼是HDBGR,五筆是TMFK,四角碼是2792.0

〔稠〕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2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264,UTF8:E7A8A0

〔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稠的意思

chóu ㄔㄡˊ

基本解釋

密,與“”相對。~密。~人廣眾。

濃。~粥。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禾,周聲。本義:禾多而密。

2.多。

,多也。 《說文》。按,禾多也。歌者 《禮記 · 文王世子》注書策濁。 《戰國策 · 秦策》。注:“多也。”人廣眾。 《漢書 · 灌夫傳》憶往者崢嶸歲月 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稠人(眾人);稠人廣坐(很多人聚會的場所);稠夥(猶稠眾);稠眾(眾多)

many and dense;

3.繁密。

,密也。 《玉篇》

dense;

4.亦作“

綢直如發。 《詩 · 小雅 · 都人》。傳:“密直如發也。”

稠雲(密集的雲);稠掩掩(密集而隱約無光);稠林(密林)

5.濃厚,與“”相對 。

粥很稠;稠緊緊(濃厚貌);稠粘(濃厚而粘糊);稠濁(混濁)

thick;

稠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óu ㄔㄡˊ

詳細解釋

1.繁、多。

宋 · 謝枋得《蠶婦吟》:“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地窄人稠。

2.深濃、厚密。

唐 · 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穀郡防禦判官》詩:“古色沙土裂,積陰雪雲稠。”

濃稠、粥太稠了。

姓。如漢代有稠雕。

稠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óu ㄔㄡˊ

詳細解釋

1.密;多。

這塊地裏的麥苗太稠了、槍聲時稠時稀。

2.濃度大,液體中所含的某種物質多(與“”相對)。

稠糊、稠米湯、粥熬得太稠。

3.姓。

稠字的翻譯

dense, crowded, packed; soupy

épais, dense

チュウ チョウ ジュ ジョウ おお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