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字的意思和解釋
稼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7A3C CJK 基本漢字
稼字概述
〔稼〕字拚音是(jià),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稼〕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禾家)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稼〕字倉頡碼是HDJMO,五筆是TPGE06 TPGE98 TPEY86 ,四角碼是2393.2。
〔稼〕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3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292,UTF8:E7A8BC。
〔稼〕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稼的意思
稼 jià ㄐㄧㄚˋ
基本解釋
①種植穀物,亦泛指農業勞動。~穡。耕~。
②穀物。莊~。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禾,家聲。本義:種植五穀。
2.同本義。
不稼不穡。 《詩 · 魏風 · 伐檀》巫載民不稼不穡食也。 《山海經 · 大荒南經》宜稼於田。 《儀禮 · 少牢禮》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孟子 · 滕文公上》
稼桑(栽種桑樹的一種方法。即斬下桑的枝葉而加以種植);稼事(農田耕種的事物);稼政(修封疆、開溝洫、教民種植五穀等事);稼器(農具)
sow grains;
3.從事農業生產。
好稼者眾矣。 《荀子 · 解蔽》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名詞
1.禾所結的果實。
稼,禾之秀實為稼,莖節為禾。 《說文》。朱駿聲曰:“在野曰稼。”九月築城圃,十月納禾稼。 《詩 · 豳風 · 七月》簡稼器。 《周禮 · 遂大夫》
ear;
2.穀物;莊稼。
稼生於野,而藏於倉。 《呂氏春秋》主人東皋上,時稼繞茅屋。 唐 · 王維《宿鄭州》傷稼乎。 唐 · 李朝威《柳毅傳》一畝之稼。 宋 · 沈括《夢溪筆談》共說今年秋稼好,碧湖紅稻鯉魚肥。 清 · 鄭燮《喜雨》
cereals; crops; grains;
稼的古壯字釋義
稼
◎讀音gyaj。 秧,秧苗。 𢬅~。扯秧。
稼的國語辭典解釋
稼 jià ㄐㄧㄚˋ
詳細解釋
名
◎禾的穗和果實。亦泛指農作物。
《詩經 · 豳風 · 七月》:“十月納禾稼。”
莊稼。
動
◎耕作。
《詩經 · 魏風 · 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唐 · 韓愈《圬者王承福傳》:“粟,稼而生者也。”
耕稼、稼穡。
稼的兩岸詞典解釋
稼字的翻譯
sow grain; sheaves of grain
( Getreide ) säen, aussäen (V, Agrar)
céréales, planter
カ ケ かせ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