纇字的意思和解釋
纇
⾴部 共21畫 左右結構 U+7E87 CJK 基本漢字
纇字概述
〔纇〕字拚音是(lè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1畫。
〔纇〕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米糸頁)組成。
〔纇〕字倉頡碼是FFMBC,五筆是OXIM,四角碼是9198.6。
〔纇〕字統一碼UNICODE是U+7E8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391,UTF8:E7BA87。
纇的意思
纇 lèi ㄌㄟˋ
基本解釋
①絲上的疙瘩:“如玉之有瑕,絲之有~。”
②瑕疵;毛病;缺點:“明月之珠,不能無~。”
③乖戾;反常:“忿~無期。”
詳細解釋
名詞
1.絞在一起的雜絲團。
纇,絲節也。從糸,類聲。 《說文》纇,節也。 《廣雅》多節曰纇。 《通俗文》明月之珠不能無纇。 《淮南子 · 泛論》
纇節(生絲上的結節、疵點);纇絲(多節的絲)
entangled silken knots;
2.缺陷,瑕疵,毛病。
夷道多纇。 《老子》。簡文注:“疵也。”
無纇;纇玼(有瑕疵的珠子)
flaw;
纇字的翻譯
knot; blemish, flaw, wicked
einen Knoten machen, knoten
faille, noeud, défaut, noeud
ライ 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