缡字的意思和解釋
缡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F21 CJK 基本漢字
缡字概述
〔缡〕字拚音是(lí),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缡〕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糸離)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缡〕字倉頡碼是VMYUB,五筆是XYRC06 XYRC98 XYBC86 ,四角碼是2012。
〔缡〕字統一碼UNICODE是U+7F2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545,UTF8:E7BCA1。
〔缡〕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缡的意思
缡 lí ㄌㄧˊ
基本解釋
◎古代婦女出嫁時所係的佩巾。結~。
詳細解釋
動詞
◎用絲裝飾鞋頭 縭,以絲介履也。——《說文》。段玉裁注:“介者畫也,謂以絲介畫履間為飾也。
decorate tip with silk;
名詞
1.古時婦女係在身前的大佩巾。
親結其縭。 《詩 · 豳風 · 東山》
結縭(古稱女子出嫁)
scarf;
2.帶子 。指係冠的帶子。
縭,婑也。 《爾雅》
ribbon;
缡字的翻譯
a bridal veil; to tie; to bind
voile utilisé par les femmes (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