耰字的意思和解釋
耰
⽾部 共21畫 左右結構 U+8030 CJK 基本漢字
耰字概述
〔耰〕字拚音是(yō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1畫。
〔耰〕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耒憂)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耰〕字倉頡碼是QDMBE,五筆是DIDT06 FSDT98 DIDT86 ,四角碼是5194.7。
〔耰〕字統一碼UNICODE是U+803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816,UTF8:E880B0。
〔耰〕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耰的意思
耰 yōu ㄧㄡ
基本解釋
①古代弄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具。
②播種後翻土、蓋土。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代的一種農具,弄碎土塊,平整田地用。
民以耰鉏櫄梃相撻擊,犯法滋蟓,盜賊不勝。 《漢書》。顏師古注:“耰,摩田之器也。”
耰鉬(用來平田鬆土的農具)
rake;
2.鋤把。
鉏耰棘矜,不敵於鉤戟長鎩。 《漢書》顏師古注引 服虔曰:“耰,鉏柄也。”
hoe's handle;
動詞
1.用耰鬆土並使土塊細碎。亦指覆種。
播種而耰之。 《孟子》
耰鋤(猶耡耰)
plough with rake;
2.泛指耕種。
使農不輟耰,工不下機。 漢 · 揚雄《長楊賦》
耰耦(泛指從事耕種的人)
tiller;
耰的國語辭典解釋
耰 yōu ㄧㄡ
詳細解釋
名
◎用來平整田土或擊碎土塊的農具。
《淮南子 · 泛論》:“後世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宋 · 陸遊《東村》詩二首之一:“野人知我出門稀,男輟鉏耰女下機。”
動
◎用土覆蓋種子。
《論語 · 微子》:“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孟子 · 告子上》:“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
耰的兩岸詞典解釋
耰 yōu ㄧㄡ
詳細解釋
1.《書》古代一種形狀像木槌,用於碎土平地的農具。
後世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漢‧劉安《淮南子‧泛論》)。
2.《書》播種以後用耰平土,覆蓋種子。
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論語‧微子》)。
耰字的翻譯
toothless rake for drawing earth over newly sown grain
Egge, eggen (S)
ユウ 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