荄字的意思和解釋

gāi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8344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9 畫

6 畫

上下結構

122415334

gāi

goi1

4480.2

U+8344

E88D84

TYVO

AYNW

荄字概述

〔荄〕字拚音是(gā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荄〕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亥)組成。

〔荄〕字倉頡碼是TYVO,五筆是AYNW,四角碼是4480.2

〔荄〕字統一碼UNICODE是U+834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604,UTF8:E88D84

〔荄〕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荄的意思

gāi ㄍㄞ

基本解釋

草根。

詳細解釋

名詞

1.草根。

,草根也。從,亥聲。 《說文》,根。 《爾雅》。注:“俗呼韭根為荄。”以遂。 《漢書 · 禮樂誌》萬物養其根 《後漢書 · 魯恭傳》還自也。 《太玄 · 親》

拔荄。

root of grass;

2.通“”。台階,級層。

初發乎或圍之津涯,軫穀分。 《枚乘 · 七發》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up to a house;

荄的越南字釋義

同“𨐮”。

荄的國語辭典解釋

gāi ㄍㄞ

詳細解釋

草根。

《說文解字 · 艸部》:“荄,草根也。”宋 · 蘇軾《冬至日獨遊吉祥寺》詩:“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荄的兩岸詞典解釋

gāi ㄍㄞ

詳細解釋

1.《書》草根。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宋‧蘇軾《冬至日獨遊吉祥寺詩》)。

2.《書》比喻根源或起源。

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條幹雲(《抱樸子‧內篇‧微旨》)。

荄字的翻譯

roots of grasses

racines d'une plante

カイ 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