蓰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84F0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11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33221212134

saai2

4428.1

U+84F0

E893B0

THOO

ATHH

蓰字概述

〔蓰〕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蓰〕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徙)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蓰〕字倉頡碼是THOO,五筆是ATHH,四角碼是4428.1

〔蓰〕字統一碼UNICODE是U+84F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4032,UTF8:E893B0

〔蓰〕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蓰的意思

xǐ ㄒㄧˇ

基本解釋

五倍。倍~(數倍)。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徙( xǐ )聲。本義:五倍為蓰) 同本義 豈倍蓰之可比。——《廣東軍務記》

five times;

蓰的國語辭典解釋

xǐ ㄒㄧˇ

詳細解釋

1.古書上的一種草。

《集韻 · 上聲 · 紙韻》:“蓰,艸名。”

2.五倍。

《集韻 · 上聲 · 紙韻》:“五倍曰蓰。”《孟子 · 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或相什佰。”

蓰的兩岸詞典解釋

xǐ ㄒㄧˇ

詳細解釋

1.《書》五倍。

或相倍蓰(《孟子‧滕文公上》)。

2.草名。

蓰字的翻譯

to increase five-fold

quint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