蔈字的意思和解釋

piào biāo piǎo biào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8508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4 畫

11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12522111234

piào,biāo,piǎo,biào

biu1

4490.1

U+8508

E89488

TMWF

ASFI

蔈字概述

〔蔈〕字拚音是(piào,biāo,piǎo,bi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蔈〕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票)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蔈〕字倉頡碼是TMWF,五筆是ASFI,四角碼是4490.1

〔蔈〕字統一碼UNICODE是U+850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4056,UTF8:E89488

〔蔈〕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蔈的意思

biāo ㄅㄧㄠ

基本解釋

開黃花的淩霄花(一種藤本植物)。

白茅的花穗。

浮萍。

末尾。

蔈的國語辭典解釋

biāo ㄅㄧㄠ

詳細解釋

1.開黃色花朵的淩霄花。

《爾雅 · 釋草》:“苕陵苕,黃華蔈,白華茇。”宋 · 邢昺 · 疏:“苕,一名陵苕。……黃花名蔈,白華名茇,別華色之名也。”

2.無根的水中草。

《淮南子 · 墬形》:“容華生蔈,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

蔈的兩岸詞典解釋

biāo ㄅㄧㄠ

詳細解釋

1.《書》開黃色花朵的淩霄花。

2.《書》浮萍。通“”。

容華生蔈,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漢‧劉安《淮南子‧墬形》)。

3.《書》禾穗的芒尖。

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漢‧劉安《淮南子‧天文》)。

4.《書》樹梢。

北自小門入閣道,漸行漸高,下視閣外,已在玉蘭樹蔈(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蔈字的翻譯

ヒ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