誄字的意思和解釋

lěi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8A84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6 畫

左右結構

4111251111234

lěi

loi6

0569.0

U+8A84

E8AA84

YRQD

YDIY06 YFSY98 YDIY86

誄字概述

〔誄〕字拚音是(lě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誄〕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言耒)組成。

〔誄〕字倉頡碼是YRQD,五筆是YDIY06 YFSY98 YDIY86 ,四角碼是0569.0

〔誄〕字統一碼UNICODE是U+8A8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5460,UTF8:E8AA84

誄的意思

lěi ㄌㄟˇ

基本解釋

古代列述死者德行,表示哀悼並以之定謚(多用於上對下)。

悼念死者的文章。

祈禱以求福。也作“”。

詳細解釋

(形聲。從言,耒聲。本義:敘述死者生前事蹟,表示哀悼,亦即爲諡法所本。僅用於上對下)同本義,即今之致悼辭 誄,諡也。從言,耒聲。累列生時行跡,讀之以作諡者。——《說文》 六曰誄。——《周禮·大祝》 幼不誄長。——《禮記·曾子問》 誄者,道死人之誌也。——《墨子·魯問》 孔丘卒, 公誄之。——《左傳》 魯君的嬖人死, 魯君爲之誄。——《墨子》

pray for the dead;

名詞

哀悼死者的文章 遺之日讀誄。——《周禮·大史》 又

誄文(悼詞。亦簡稱誄);誄讚(列敘死者生平事蹟,並且讚美其德行的文辭)

writings eulogizing a dead;

誄的國語辭典解釋

lěi ㄌㄟˇ

詳細解釋

1.累述死者生前的功德以示哀悼並封以稱號。

《禮記 · 檀弓上》:“魯哀公誄孔丘曰:‘天不遣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2.禱述功德以求福。

《論語 · 述而》:“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

文體名。一種哀祭文,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功業的韻文。

哀誄、銘誄。

誄的兩岸詞典解釋

lěi ㄌㄟˇ

詳細解釋

1.《書》敘述死者生平事跡,以表示哀悼(多用於上對下,累述功德並加贈諡號)。

幼不誄長。

2.《書》敘述死者生平事跡、表示哀悼的一種文體;也指用這種文體寫的文章。

誄文、誄辭。

誄字的翻譯

eulogize, praise the dead

Lobpreisung, Lobrede (S)

éloge funèbre

ルイ しのびご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