赇字的意思和解釋
赇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8D47 CJK 基本漢字
赇字概述
〔赇〕字拚音是(qi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赇〕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貝求)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赇〕字倉頡碼是BOIJE,五筆是MGIY06 MGIY98 MFIY86 ,四角碼是7389。
〔赇〕字統一碼UNICODE是U+8D4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167,UTF8:E8B587。
〔赇〕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赇的意思
赇 qiú ㄑㄧㄡˊ
基本解釋
◎賄賂。受~。
詳細解釋
動詞
1.行賄。
賕,以財物枉法相謝也。從貝,求聲。 《說文》尊私行以貳主威,行賕納以疑法。 《韓非子 · 八法》
賕紋(納賄);賕賂(賄賂);賕吏(賄賂官吏);賕託(賄賂請托);賕納(賕賄;賄賂)
offer a bribe;
2.受賄。
官暗而吏賕,故冤不得直也。 《齊東野語》墨吏以賕亡,戰士以勇殞。 《雜說》
accept bribe;
3.非理而求;強求 。
賕官(貪官);賕謝(受賄)
demand;
名詞
◎賄賂,用來買通別人的財物 吏坐受賕枉法。——《漢書·刑法誌》誣守納己賕。——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bribe;
赇字的翻譯
bribe
bestechen
corrompre, soudoyer, se laisser corrom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