輴字的意思和解釋
輴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8F34 CJK 基本漢字
輴字概述
〔輴〕字拚音是(chūn,shǔ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輴〕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車盾)組成。
〔輴〕字倉頡碼是JJHJU,五筆是LRFH,四角碼是5206.4。
〔輴〕字統一碼UNICODE是U+8F3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660,UTF8:E8BCB4。
輴的意思
輴 chūn ㄔㄨㄣ
基本解釋
①靈車:“曾子攀柩車,引~者為之止也。”
②古代行泥濘道路的一種交通工具。
詳細解釋
1.載棺柩的車 。
輴車(古代載柩車)
hearse;
2.古代用於泥濘路上的交通工具 。
輴軒(行駛在泥路上的車子);輴欙(古代用於泥濘路上和登山的交通工具)
vehicles running on the muddy roads;
輴的國語辭典解釋
輴 chūn ㄔㄨㄣ
詳細解釋
名
1.載運靈柩的車子。
宋 · 王安石《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之二:“靈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
2.古時行走泥路所用的交通工具。
《書經 · 益稷》“予乘四載”句下漢 · 孔安國 · 傳:“所載者四,謂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山乘樏。”唐 · 韓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耒耜興姬國,輴欙建夏家。”
輴的兩岸詞典解釋
輴 chūn ㄔㄨㄣ
詳細解釋
1.《書》載運靈柩的車子;靈車。
階撤兩奠,庭引雙輴(《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
2.《書》古代一種用於泥濘路上的交通工具。
耒耜興姬國,輴欙建夏家(唐‧韓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
輴字的翻譯
sled
Bestattungswagen, Leichenwagen (S)
corbillard
チュ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