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字的意思和解釋
遮
⻌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906E CJK 基本漢字
遮字概述
〔遮〕字拚音是(zhē),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遮〕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辶庶)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遮〕字倉頡碼是YITF,五筆是OAOP06 OAOP98 YAOP86 ,四角碼是3030.3。
〔遮〕字統一碼UNICODE是U+906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974,UTF8:E981AE。
〔遮〕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遮的意思
遮 zhē ㄓㄜ
基本解釋
①擋。~蔽。~擋。~攔。~陽。~沒( mò )。~陰。
②掩蓋,掩蔽。~醜。~蓋。~瞞。~掩。~人耳目。
③古同“庶”,眾多。
④古同“者”,這。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辵( chuò ),庶聲。本義:阻擋;攔阻。
2.同本義(使不通過,使中途停止)。
陳王出,遮道而呼涉。 《史記 · 陳涉世家》子不遮乎親,臣不遮乎君。 《呂氏春秋》遮豪民於道。 明 · 高啟《書博雞者事》
遮影(遮擋;遮蔽);遮止(阻止,攔阻);遮迭(遮擋;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擋)
stop; block; hold back;
3.掩蔽。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唐 ·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遮囂(掩飾;隱瞞);遮堂(屏門);遮說(曲為說辭,以為掩飾);遮障(遮擋;遮蔽);遮蒙(覆蓋;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後(說話藏頭露尾,欲言又止)
hide from view; cover;
4.掩護;防護 。
遮簇(簇擁掩護);遮衛(保衛);遮抵(遮護抵擋);遮庇(庇護)
screen; shield; protect;
代詞
◎這 。
遮回(此次,這回);遮莫(這麽);遮個(這個);遮裏(這裏)
this;
遮的國語辭典解釋
遮 zhē ㄓㄜ
詳細解釋
動
1.阻擋、攔阻。
《說文解字 · 辵部》:“遮,遏也。”《後漢書 · 卷四七 · 班超傳》:“超伏兵遮擊,盡殺之,持其使首以示謝。”
遮擋。
2.掩蓋、掩蔽。
唐 ·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
遮蓋、遮掩。
代
◎此。
宋 · 陸遊《點絳唇 · 采藥歸來》詞:“江湖上,遮回疏放,作個閑人樣。”
遮的兩岸詞典解釋
遮字的翻譯
cover, shield, protect
abblenden, etw verdecken (V)
couvrir, dissimuler, protéger, abriter
シャ さえぎ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