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字的意思和解釋
钺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94BA CJK 基本漢字
钺字概述
〔钺〕字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钅戉)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钺〕字倉頡碼是XCIV,五筆是QGNY06 QANN98 QANY86 ,四角碼是8375。
〔钺〕字統一碼UNICODE是U+94B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074,UTF8:E992BA。
〔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钺的意思
钺 yuè ㄩㄝˋ
基本解釋
①古代兵器,青銅製,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製的,供禮儀、殯葬用。
②古星名。
詳細解釋
名詞
1.戉,形聲。本義: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
2.同本義。
戉,大斧也。 《說文》王左杖黃戉。 《書 · 牧誓》。傳引《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經傳皆以铖為之。”鉞,車鑾聲也。 《說文》。偉借為戉。一人冕執鉞。 《書 · 顧命》授铖四七。 張衡《東京賦》斧鉞湯鑊。 《漢書 · 李廣蘇建傳》碧漢中百十隊翔鸞振羽,黃旌白鉞。 —— 《檮杌閑評 —— 明珠緣》
鉞鉞(車鈴聲。也作“噦噦”);鉞斧(圓刃大斧);鉞下(書箋開頭表示尊敬的套語。在主管將帥的指揮之下)
battle-axe;
3.星名。鉞星,即天槍三星,也稱天鉞。
辛酉,月行在東井鉞星南八寸。 《南齊書 · 天文誌上》
a star's name;
4.“戉”另見 yuè。
钺字的翻譯
broad-axe, a battle axe, halberd
Streitaxt im alten China, Kampfaxt, Hellebarde (S, Mil), Streitaxt im alten China, Kampfaxt, Hellebarde [ auch 戉 ] (S, Mil), Schreckschraube [ auch 戉 ] (S)
hache de gu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