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字的意思和解釋
铳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94F3 CJK 基本漢字
铳字概述
〔铳〕字拚音是(chò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铳〕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钅充)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铳〕字倉頡碼是XXXCY,五筆是QYCQ,四角碼是8071。
〔铳〕字統一碼UNICODE是U+94F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131,UTF8:E993B3。
〔铳〕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铳的意思
铳 chòng ㄔㄨㄥˋ
基本解釋
◎舊時指槍一類的火器。火~。鳥~。
詳細解釋
名詞
1.斧頭上受柄的孔。
銃,斧穿也。 《集韻》
the axe;
2.古代用火藥發射彈丸的一種火器 。
火銃;鳥銃
blunderbuss;
3.金屬製的打眼器具,即銃子。
punching pin;
動詞
1.用銃射擊。
不許說我回來過,說了張少爺會一槍銃了你。 沈從文《大小阮》
fire with blunderbuss;
2.頂撞 。
三貴更不服氣地銃鐵柱
retort;
铳字的翻譯
ancient weapon, blunderbuss
mortier, arme à f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