铴字的意思和解釋

tāng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94F4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6 畫

左右結構

31115441533

tāng

tong2

8772

U+94F4

E993B4

CENH

QINR

铴字概述

〔铴〕字拚音是(t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铴〕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钅湯)組成。

〔铴〕字倉頡碼是CENH,五筆是QINR,四角碼是8772

〔铴〕字統一碼UNICODE是U+94F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132,UTF8:E993B4

〔铴〕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铴的意思

tàng ㄊㄤˋ

基本解釋

古代磨木使平的石製器具。

詳細解釋

名詞

1.熱酒。

熱酒謂之 李翊《俗呼小錄》

hot wine;

2.另見 tāng。

tāng ㄊㄤ

基本解釋

〔~鑼〕小銅鑼。

(鐋)

詳細解釋

名詞

1.小銅鑼。

,麵徑兩寸七分,口徑三寸一分,深六分。 《清會典 · 樂部》

a small brass gong;

2.另見 tàng。

铴字的翻譯

gong

Kleiner Gong (Musikinstrument)​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