镗字的意思和解釋

tāng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9557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6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111524345251121

tāng

tong1

8971

U+9557

E99597

XCFBG

QIPF

镗字概述

〔镗〕字拚音是(t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镗〕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钅堂)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镗〕字倉頡碼是XCFBG,五筆是QIPF,四角碼是8971

〔镗〕字統一碼UNICODE是U+955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231,UTF8:E99597

〔镗〕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镗的意思

tāng ㄊㄤ

基本解釋

象聲詞。鍾鼓聲或鑼聲。《説文•金部》:“鏜,鐘鼓之聲。”

以鐵貫物。《廣韻•唐韻》:“鏜,以鐵貫物。”

樂器名,即小鏜鑼。

詳細解釋

象聲詞

1.鍾鼓的聲音或敲鑼的聲音。

,鍾鼓之聲。從金,堂聲。 《說文》擊鼓其 《詩 · 邶風 · 擊鼓》

鏜鞳(鍾鼓聲);鏜鏜(鍾鼓聲)

clang;

2.另見 táng。

táng ㄊㄤˊ

基本解釋

加工機械零件內孔的一種方法,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刀具裝在鏜杆上伸入孔內旋轉切削。

詳細解釋

名詞

加工零件內孔的一種方法 。

鏜床;坐標鏜床;鏜刀。

boring;

動詞

1.用鏜孔刀內旋切 。

鏜孔

bore;

2.另見 tāng。

镗字的翻譯

boring tool

bruit de gong,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