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字的意思和解釋
閃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9583 CJK 基本漢字
閃字概述
〔閃〕字拚音是(sh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閃〕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門人)組成。
〔閃〕字倉頡碼是ANO,五筆是UWI,四角碼是7780.7。
〔閃〕字統一碼UNICODE是U+958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275,UTF8:E99683。
閃的意思
閃 shǎn ㄕㄢˇ
基本解釋
①天空的電光。~電。打~。
②突然顯現。~光。~爍。~耀。~現。
③側轉體躲避。躲~。~讓。
④因動作過猛,使一部分筋肉受傷而疼痛。~了腰。
⑤姓。
詳細解釋
動
1.會意。從人在門中。本義:自門內偷看。
2.同本義,引申爲偷看。
閃,窺頭在門中也。 《說文》。南朝 宋 · 裴鬆之注引《魏略 · 苛吏傳》:「白日常自於牆壁間閨閃。」故魚鮪不淰。 《禮記 · 禮運》。注:「淰之言閃也。」疏:「閃是忽有忽無,故字從門中人也。經傳多以掩爲之。」
peek out through a door;
3.忽有忽無, 突然顯現。
蝄像暫曉而閃屍 木華《海賦》。注:「暫見之貌。」爲首閃出一將。 《三國演義》
腦子閃過一個念頭;閃屍(忽隱忽現);閃颯(閃爍);閃綴(閃閃發光);閃然(隱沒不見);閃蕩(光閃動);閃放(閃爍放光);閃明(天剛明);閃忽(變化不定)
flash; flicker;
4.動搖不定。
垂涎閃吞兮,揮霍旁午。 唐 · 柳宗元《招海賈文》
waver;
5.又指[身體]猛然晃動。
閃了閃,差點兒跌倒
6.遮攔。
因此上裴航要閃住你肖郎路。 明 · 湯顯祖《邯鄲記》
block;
7.拋棄。
教孩兒往帝都,把媳婦閃得苦又孤。 高明《琵琶記 · 糟糧自厭》
閃了臉(翻了臉,損傷了感情);閃落(撇開不管)
throw; abandon;
8.拋灑。
閃英雄淚漬盈盈袖,傷心不爲悲秋瘦。 明 · 湯顯祖《牡丹亭》
shed;
9.側身急避 。
汽車開來了,快閃開;閃賺(閃避;躲閃);往旁邊一閃;閃邊(日落時太陽接近地平線);閃脫(躲開);閃魄(藏起來);閃走(逃跑);閃逃(躲起來逃了)
dodge;
10.扭傷筋骨。
夫人休閃了手。 王實甫《西廂記》
閃了腰;閃肭(扭傷筋肉)
sprain;
11.欺騙 。
閃誑(欺騙);閃賺(哄騙);閃揄(奸巧諂媚)
deceive; cheat;
12.招引。
夢見一人,手執柳枝,閃了他去。 明 · 湯顯祖《牡丹亭》
call;
13.睜,張 。
閃眼(睜眼);閃目(睜眼)
open;
名詞
1.天空的電光。俗稱閃電爲閃。
千裏的雷聲萬裏的閃。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打閃;閃紅(電光)
flash of lightning;
2.閃族 ,高加索人種的一個分支,多住在中東一帶,包括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埃塞俄比亞人。
semite;
3.閃失;挫折。
不想又吃了這一閃。 《水滸全傳》
unexpected error;
4.姓。
閃的國語辭典解釋
閃 shǎn ㄕㄢˇ
詳細解釋
動
1.探頭窺視。《三國誌 · 卷一五 · 魏書 · 梁習傳》“思亦能吏,然苛碎無大體”句下裴鬆之注引《魏略》:“白日常自於牆壁間闚閃。”
2.避開、躲避。
元 · 曾瑞《四塊玉 · 官況甜》曲:“讎多恩少人皆厭,業貫盈,橫禍添,無處閃。”《警世通言 · 卷二〇 · 計押番金鰻產禍》:“掇開門閃身入去,隨手關了。”
3.突然顯現、忽隱忽現。
閃光、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4.弄、逼迫。
《水滸傳 · 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5.拋棄、撇下。
元 · 馬致遠《青衫淚 · 第二折》:“你好下得白解元,閃下我女少年。”《西遊記 · 第二回》:“怎麽一去許久,把我們俱閃在這裏。”
6.扭傷、挫傷。
元 · 王實甫《西廂記 · 第四本 · 第二折》:“夫人休閃了手,且息怒停嗔。”
閃了腰。
名
1.雷電所發出的光。
西邊又打閃,可能快下雨了。
2.差錯、危險。
《水滸傳 · 第一二回》:“不想又吃了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剝!”
萬一有什麽閃失,我如何向你父母交代?
閃的兩岸詞典解釋
閃 shǎn ㄕㄢˇ
詳細解釋
1.快速避開。
閃開、閃讓、躲閃。
2.突然出現或時隱時現。
閃念、閃出一個人來、閃爍、閃耀。
3.閃電,大氣中放電時發出的光。
4.(身體)猛然晃動。
身子一閃,跌在地上、他在轉體側身翻落地時,閃了兩閃,終於站穩了。
5.因動作過猛而局部扭傷。
腳下一滑,閃腰了。
6.姓。
閃字的翻譯
flash; avoid, dodge, evade
Blitz (S), Shan (Eig, Fam)
s'esquiver, quitter, briller, étinceler
セン ひらめ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