闋字的意思和解釋

kuí

⾨部 共17畫 半包圍結構 U+95CB CJK 基本漢字

⾨ 部

17 畫

9 畫

半包圍結構

25112511543341134

kuí

kyut3

7743.1

U+95CB

E9978B

ANNOK

UWGD

闋字概述

〔闋〕字拚音是(kuí),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闋〕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門癸)組成。

〔闋〕字倉頡碼是ANNOK,五筆是UWGD,四角碼是7743.1

〔闋〕字統一碼UNICODE是U+95C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347,UTF8:E9978B

闋的意思

què ㄑㄩㄝˋ

基本解釋

見“”。

闋的國語辭典解釋

què ㄑㄩㄝˋ

詳細解釋

1.事情結束,止息。

《後漢書 · 卷三八 · 楊琁傳 · 論曰》:“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假 署皇王者蓋以十數。”宋 · 周邦彥《浪濤沙 · 晝陰重》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

2.喪製滿期。

唐 · 陳元光《太母魏氏半徑題石》詩:“憂闋情猶結,祥回禫屆期。”

3.曲終。

唐 · 韓愈《感春》詩五首之二:“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1.曲調。

《文選 · 馬融 · 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宋 · 歐陽修《玉樓春 · 尊前擬把歸期說》詞:“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2.量詞。計算歌、詞、曲的單位。

《史記 · 卷七 · 項羽本紀》:“歌數闋,美人和之。”

3.空缺。

漢 · 王符《潛夫論 · 邊議》:“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闋的兩岸詞典解釋

què ㄑㄩㄝˋ

詳細解釋

1.《書》結束;停止。

樂闋(樂曲終了)、服闋(服喪期滿)。

2.《書》曲調。

曲終闋盡、離歌且莫翻新闋。

3.量詞:(1)古代用於計算歌、詞、曲。

高歌一闋。

4.量詞:(2)古代用於計算詞的段落。

上闋、下闋。

5.姓。

闋字的翻譯

close, shut; watch tower

section d'une chanson, fermé

ケツ ケチ ケイ ケ むなしい や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