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字的意思和解釋

fēi

⻜部 共3畫 獨體字 U+98DE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

⻜ 部

3 畫

獨體字

象形字

534

fēi

fei1

1201

U+98DE

E9A39E

NO

NUI

飞字概述

〔飞〕字拚音是(fē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3畫

〔飞〕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飞〕字倉頡碼是NO,五筆是NUI,四角碼是1201

〔飞〕字統一碼UNICODE是U+98D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134,UTF8:E9A39E

〔飞〕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飞的意思

fēi ㄈㄟ

基本解釋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躍。~鳥。

在空中運動。~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極快。~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誌,官位升遷快)。

極,特別地。刀子~快。

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流言~語。

像架在空中的形狀。~橋。~閣。

感情的表達與傳遞。~眼。

詳細解釋

動詞

1.象形。小篆字形,下麵象展開的雙翼,上麵象鳥首。本義:鳥飛。

2.同本義。

飛,鳥翥也。象張翼之形。 《說文》鳥遺之音。 《易 · 小過》明珠彈於肉。 《太玄 · 唐》。注:“飛肉,禽鳥也。”西塞山前白鷺,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 · 張誌和《漁歌子》鳥倦而知還。 晉 · 陶淵明《歸園田居》戾天者。 吳均《與朱元思書》

飛鳧(飛翔的鳧鳥);飛翰(飛翔的小鳥);飛鴻(飛翔中的鴻雁)

(bird)fly;

3.泛指飛翔。

龍在天。 《易 · 乾》彗孛流。 《漢書 · 天文誌》。注:“絕跡而去也。”

飛蟲(能飛的昆蟲類);飛蝗(指善飛的蝗蟲);飛魚鉤(叉魚的鉤子)

fly;

4.物體隨風在空中飄遊浮蕩。

桃李陰陰柳絮 唐 · 王維《酬部給事》胡天八月即雪。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渡江灑江郊。 唐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檣櫓灰煙滅。 宋 · 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

飛絮(空中飄搖的柳絮);飛天光棍(手段高強的地痞無賴);飛火(爆竹的聲音與火光);飛星(流星般迅疾)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5.礦物藥或顏料,研成細末,置於水中以漂去其浮於水麵的粗屑。

這些顏色,咱們淘澄跌著。 《紅樓夢》

skim off;

形容詞

1.疾速。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 《樂府詩集 · 木蘭詩》一夜渡鏡湖月。 唐 ·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飛風(迅速;飛快);飛雲掣電(形容迅疾);飛騎(像飛一般奔馳的馬);飛報(迅速報告);飛遞(迅速遞送);飛劄(飛速寫成的信件或詩箋)

swiftly;

2.沒有根據的。

乃懸書誹謗,下獄死。 《後漢書 · 梁鬆傳》

飛飛揚揚(議論紛紛);飛紮(憑空陷害;敲詐勒索);飛言(沒有根據的話。同飛語、蜚語、流言)

groundless; unfounded;

3.不具姓名的。

書者,無根而至若來也。 《後漢書 · 梁鬆傳》注

飛書(不具姓名的書信。即匿名信);飛章(不具姓名而誣害他人的書信。同飛書);飛條(匿名信。同飛書)

anonymous;

4.意外的 。

飛災(意外的災禍);飛變(報告緊急事變的文書);飛禍(意外之災禍。也作飛來禍、飛來橫禍、飛殃走禍、飛災橫禍);飛謗(意料之外所傳出的誹謗之言)

unexpected; accidental;

5.淩空,高。

燕巢於幕之上。 丘遲《與陳伯之書》

飛陛(高聳的台階);飛觀(飛閣,高聳的樓觀)

high;

6.通“”( féi )。肌肉豐滿。

文君為我端著兮,利遁以保名。 《後漢書 · 張衡傳》遁離俗。 曹植《七啟》

be fat and plump;

名詞

1.禽鳥和有翅的小蟲 。

飛潛(飛禽和水生動物);飛肉(指鳥);飛走(飛禽與走遊);飛翮(指鳥);飛蟲(飛鳥的別稱)

bird and insect;

2.奔馳的馬。

今陛下騁六,馳不測山。 《漢書》。顏師古注引 如淳曰:六馬之疾若飛也。

quick horse;

3.飛星,流星的一種。

彗孛流。 《漢書》

fly star;

副詞

表示程度,相當於“”、“” 。

農民們說話是飛靈的飛紅(鮮紅,通紅);飛利(非常鋒利);飛智(突然產生的念頭或智謀)

very;

飞字的翻譯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fliegen (V)

voler (avec des a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