餤字的意思和解釋

tán dàn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9924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8 畫

左右結構

3445115443344334

tán,dàn

daam6

8978.9

U+9924

E9A4A4

OIFF

WYOO06 WVOO98 WPOO86

𱃿

餤字概述

〔餤〕字拚音是(tán,d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餤〕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飠炎)組成。

〔餤〕字倉頡碼是OIFF,五筆是WYOO06 WVOO98 WPOO86 ,四角碼是8978.9

〔餤〕字統一碼UNICODE是U+992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204,UTF8:E9A4A4

餤的意思

dàn ㄉㄢˋ

基本解釋

餅:“臘日造脂花~。”

古同“”:“食盡,~屍以戰。”

詳細解釋

動詞

1.同“”。吃。

,進也。 《爾雅》。按,進食也。亂是用 《詩 · 小雅 · 巧言》。傳:“進也。”夜不甚芻豆,意其病。 《聊齋誌異》

eat;

2.引誘。

秦非愛 趙而憎 齊也,欲亡 韓而吞二 周,故以 齊天下。 《史記》

seduce;

名詞

有餡的餅類 。

餤餅(餡餅)

biscuit;

餤字的翻譯

incite

fördern, befördern

タン ダン エ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