餼字的意思和解釋
餼
⻟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993C CJK 基本漢字
餼字概述
〔餼〕字拚音是(x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餼〕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飠氣)組成。
〔餼〕字倉頡碼是OIOND,五筆是WYRO06 WVRO98 WPRO86 ,四角碼是8871.7。
〔餼〕字統一碼UNICODE是U+993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228,UTF8:E9A4BC。
餼的意思
餼 xì ㄒㄧˋ
基本解釋
①贈送人的糧食。
②贈送。
③活的牲口。亦指生肉。
④廩給;俸祿。
⑤飼料。
⑥飽。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食,氣聲。字本作「氣」。本義:贈送人的穀物。
2.同本義。
常從容上席,資餼甚厚。 《北史》
餼食(米糧等食物)
donative grains;
3.活的牲口。
脯資餼牽。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
餼羊(用爲祭品的羊);餼牽(活牲口)
live sacrifice stock;
4.生肉。
出牲餼以勞師。 《舊五代史》
餼牢(屠宰過的牲口);餼饋(生肉與糧食)
red meat;
5.給養;俸祿。
生二人,公與之餼。 《國語》
餼廩(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餼稍(每月領的俸糧)
grain for rations;
餼的國語辭典解釋
餼 xì ㄒㄧˋ
詳細解釋
名
◎送人的米糧、穀糧。
《國語 · 周語中》:“廩人獻餼,司馬陳芻。”
動
◎餽贈。
《左傳 · 僖公十五年》:“是歲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南史 · 卷三三 · 何承天傳》:“及聞遜卒,命迎其柩而殯藏焉,並餼其妻子。”
形
◎活的,供宰殺祭祀用的。
餼羊。
餼的兩岸詞典解釋
餼 xì ㄒㄧˋ
詳細解釋
1.《書》作為贈物的糧食;泛指糧食或飼料。
廩人獻餼,司馬陳芻(《國語‧周語中》)。
2.《書》贈送(糧食、飼料)。
是歲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左傳‧僖公十五年》)。
3.《書》活的牲畜。
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左傳‧桓公六年》)。
餼字的翻譯
sacri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don de vivres
キ ケ あく いけにえ おく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