骘字的意思和解釋
骘
⻢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9A98 CJK 基本漢字
骘字概述
〔骘〕字拚音是(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骘〕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陟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骘〕字倉頡碼是NHNVM,五筆是BHHG06 BHHG98 BHIC86 ,四角碼是7112。
〔骘〕字統一碼UNICODE是U+9A9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576,UTF8:E9AA98。
〔骘〕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骘的意思
骘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①排定。評~高低。
②雄馬。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馬,陟聲。本義:公馬。
2.同本義。
騭,牡馬也。 《說文》牡曰騭。 《爾雅 · 釋畜》騭,雄也。 《廣雅》
騲騭(雌馬和公馬)
male horse;
動詞
◎安定 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書·洪範》。孔傳:“騭,定也。夫不言而默定下民。”
stabilize;
動詞
◎評定;評論。
邇之進退者,豈以二子而騭是非乎? 唐 · 範攄《雲溪友議》
評騭(評論);騭是非(評定是非)
judge; comment on;
骘字的翻譯
stallion; promote
bestimmen, entscheiden
élever, ét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