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字的意思和解釋
龙
⻰部 共5畫 獨體字 U+9F99 CJK 基本漢字
龙字概述
〔龙〕字拚音是(ló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龙〕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形聲字。
〔龙〕字倉頡碼是IKP,五筆是DXYI06 DXYI98 DXE86 ,四角碼是4301。
〔龙〕字統一碼UNICODE是U+9F9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857,UTF8:E9BE99。
〔龙〕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龙的意思
龙 lóng ㄌㄨㄥˊ
基本解釋
①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遊泳,能興雲作雨。~舟。~燈。~宮。~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點睛。~蟠虎踞。
②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
③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於皇帝的東西。~顏。~體。~袍。
④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象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2.同本義。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說文》。徐鉉注:“象宛轉飛動之貌。” 饒炯注:“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飛龍在天。 《易 · 乾》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禮記 · 禮運》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龍為之長。 《孔子家語 · 執轡》葉公子高好龍。 劉向《新序 · 葉公好龍》
龍工(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龍功”);龍公(指龍王,龍神);龍淵(龍所棲止的深淵);龍章(龍形的圖案);龍蛇(龍和蛇);龍文(龍狀花紋);龍伯(傳說中的水神);龍沼(龍池);龍旌鳳翣(有龍鳳圖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龍門(本是跨在黃河上遊的山名。神話傳說,魚類跳過龍門,就可以變成神龍。後借指鄉試考場的二門或三門為龍門)
dragon;
3.封建時代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征。
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 《論衡 · 紀妖》
龍升(龍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龍輦(天子的乘車);龍顏(額頭隆起似龍。後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龍騰(比喻帝王的興起);龍鱗(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嚴);龍馭(皇帝車駕。代指皇帝);龍興(帝業興旺;創立帝業);龍節(皇帝所授與的符節);龍袞(帝王的禮服);龍下蛋(比喻不可能);龍穴(最適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龍禦(皇帝的車駕);龍鳳(舊時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imperial;
4.喻不凡之士,豪傑之士。
丞尉等並衣冠之龜龍,人物之標準。 唐 · 李白《化城寺大鍾銘序》
龍虎(比喻傑出的人物);龍蛇(比喻非常的人);龍逸(如龍隱逸。比喻賢人隱居於野);龍鳳(比喻才能優異的人);龍駒(比喻俊才);龍鵬(龍和鵬。比喻賢俊豪傑);龍翰鳳翼(比喻君子、賢者);龍蟠鳳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為世用的人)
outstanding person;
5.喻駿馬。
馬八尺以上為龍。 《周禮 · 夏官》
龍子(良馬名);龍文(駿馬名);龍姿(駿馬的形貌);龍孫(良馬名);龍駒(駿馬);龍驥(駿馬);龍媒(指天馬、駿馬)
fine horse;
6.喻文章,書法的雄健華麗 。
龍蛇(龍蛇走。形容筆勢如龍蛇,蜿蜒盤曲);龍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龍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龍章(比喻文章富麗華美,如龍的文采);龍藻(比喻華麗的辭藻);龍驤豹變(比喻書法氣勢雄放,變化無窮)
vigorous;
7.比喻性格亢直 。
龍亢(個性剛直不屈);龍性(指性格倔強,難以馴服)
upright;
8.〈方〉∶[瓦圈] 歪扭不圓 。
自行車前軲轆龍了
not round;
9.姓。
龙字的翻譯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Drache (S), Long (Name) (Eig, Fam), 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 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dragon, impérial, (nom de famille), 212e ra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