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第15頁

無精打采

◎形容不高興 、不振作、沒有神采。◎沒精神,提不起勁的樣子。也作“沒精打彩”。

熟視無睹

◎常看到卻跟沒有看見一樣,指對某一事物漠不關心。◎對經常看見的東西像沒看見一樣。語本晉 · 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比喻對眼前的事物漠不關心。宋 · 林正大〈沁園春 · 大人先生〉詞:“靜聽無聞,熟視無睹,以醉為鄉樂性真。”

對峙

◎相對聳立。1.相對而立。2.對抗;抗衡。1.相對而立。2.相抗衡。對峙是一個漢語詞匯,拚音是duìzhì,是指兩山相對聳立,也可以指對抗、抗衡。出自酈道元《水經注 · 資水》:“縣左右二岡對峙。”

凝視

◎不眨眼地看。◎目不轉睛的看著。拚音:níng shì詞性:動詞意思:指聚精會神地觀看,不眨眼睛,神情專注。 語出: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凝視”合起來表示用專注和集中的目光去看某物或某人,帶有深情或思考的意味。一般用法...

耳濡目染

◎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聽熟了,看慣了,因而深受影響。也作“目染耳濡@@@目擩耳染@@@日漸月染@@@日濡月染@@@耳染目濡”。

驚慌失措

◎害怕緊張,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態。◎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也作“驚惶失措”、“驚惶無措”。

不置可否

◎既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不表明態度。◎不表示任何意見。也作“未置可否”。

觸類旁通

◎由類似之點而推知其餘。◎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識或原理,進而推知其他同類的事理。

舍本逐末

◎指做事舍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舍本求末”◎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隻重視微末小節。北魏 · 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舍本逐末,賢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

躍然紙上

◎形容活躍地呈現在作品裏。◎活躍的呈現於紙上。形容描寫得非常生動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