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bǎi zhé bù huí
解釋
折:挫折。比喻意誌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例子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清·姚瑩《複楊君論詩文書》)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意誌堅強
典故
同“百折不撓”。
《明史.何騰蛟瞿式耜傳論》:“夫節義必窮而後見,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謂百折不回者矣。”鄒魯《中國同盟會》:“其所以百折不回者,不過欲有以振起既死之人心,昭蘇將盡之國魂,期有繼起者耳。”
近義詞
百折不撓 , 堅強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