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必由之路
拚音 bì yóu zhī lù
解釋 由:經由。必定要經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出處 《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人之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例子 那山離此有六十裏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裏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九回)
語法 作主語、賓語;指為達到目的必須遵循的
典故
由:經由。
必定要經過的道路、地方。
《西遊記》五九回:“那山離此有六十裏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裏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老殘遊記》二○回:“〔老殘〕忽然想到舜井旁邊有個擺命課攤子的,招牌叫‘安貧子知命’,此人頗有點來曆,不如先去問他一聲,好在出南門必由之路。”現亦指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必須經曆的過程。
顧笑言等《李宗仁歸來》三章:“中國共產黨在這些曆史的教訓中,看到了通往勝利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