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bì ér bù tán
解釋 躲避開而不肯說。指有意回避事實。
出處 徐遲《一九五六年序言》:“尖銳的矛盾,避而不談,或加水衝淡了。”
例子 尖銳的矛盾,避而不談,或加水衝淡了。(徐遲《一九五六年〈特寫選〉序言》)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有意避開話題不談
並列 故意避開,不去談論。
[美]馬克·吐溫《競選州長》:“這件事情是不容~的。”△用於躲避不談。
↔口若懸河
近義詞 守口如瓶 , 退避三舍
反義詞 口若懸河 , 滔滔不絕
探索更多與“避而不談”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