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識抬舉
拚音 bù shí tái jǔ
解釋 識:認識,理解;抬舉:讚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四回:“這和尚好不識抬舉,我這姐姐,那些兒不好、”
例子 這賤人不識抬舉。(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對人強烈不滿
歇後語 木偶人坐轎子;坐花轎哭喪
典故
抬舉:稱讚,提拔。
不接受或不重視別人對他的好意。
《西遊記》六四回:“這和尚好不識抬舉,我這姐姐,那些兒不好?”《紅樓夢》五八回:“不識抬舉的東西,怪不得人人都說戲子沒一個好纏的,憑你什麽好的,入了這一行,都學壞了!”魯迅《華蓋集.並非閑話㈢》:“記得幼小時候住在故鄉,每看見紳士將一點騙人的自以為所謂恩惠,頒給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謝時,則斥之曰:‘不識抬舉!’”
反義詞 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