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bù shí zhī dì
解釋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出處 《禮記·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例子 山林、溪穀,不食之地。(《資治通鑒·周紀赧王四十二年》)
語法 作賓語;同“不毛之地”
指不能耕種或不長莊稼的土地。
《禮記.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漢.桓寬《鹽鐵論.地廣》:“故去沙石鹹鹵不食之地,故割鬥辟之縣,棄造陽之地以與胡,省曲塞,據河險,守要害,以寬徭役,保士民。”
近義詞 不毛之地 , 不牧之地
反義詞 魚米之鄉
探索更多與“不食之地”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