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猜枚行令
拚音 cāi méi xíng lìng
解釋 猜枚:一種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幹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目等。現亦指劃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時行酒令。
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來了也,有酒拿來我先打三鍾,然後猜枚行令耍了。”
例子 眾人~,耍笑洪堂。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行酒令
典故
猜枚:酒令的一種,原指手中握若幹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目等。
現也指劃拳。
行令:行酒令。
酒宴上行酒令以助興。
《元曲選外編.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眾老大兒每(們),某已來了也,有酒拿來我先打三鍾,然後猜枚行令耍子。”《金瓶梅》第一回:“眾人猜枚行令,耍笑哄堂。”也作 ① 【猜拳行令】。
明.孫仁孺《東郭記.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王:老師,我每(們)可就此共享餕(jùn)餘,猜拳行令。”(俊餘:舊指祭祀用過的食物。)《說嶽全傳》第六十四回:“歐陽從善與這些牢頭禁子,猜拳行令,直吃到更深。”
近義詞 猜拳行令